8月2日下午,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召开2023年上半年湖南省金融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上半年湖南省金融运行基本情况,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副局长楼航、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魏祖元、国际收支处处长侯崴、货币金银处副处长魏欣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办公室主任覃兆勇主持新闻发布会。人民网、新华网、湖南日报、湖南电台、红网等多家媒体受邀参加。
(2).jpg)
覃兆勇: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2023年上半年湖南省金融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
今年上半年,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打好“发展六仗”工作要求,湖南省金融运行情况怎么样,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了哪些工作,各项货币政策及金融举措落地发挥的作用如何,大家都非常关心。围绕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邀请了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兼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副局长楼航,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魏祖元、国际收支处处长侯崴,货币金银处副处长魏欣,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首先请楼航副行长发布2023年上半年湖南省金融运行形势。
楼航: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打好“发展六仗”工作要求,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抓好信贷结构优化;深入开展“行长走市县·金融稳增长”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长沙地区线上消费笔数在全国17个试点省区(市)中排名前列;持续深化外汇领域管理改革试点,全力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增长。上半年,全省金融运行稳中向好,呈现“金融总量增势良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稳步下降、外汇形势稳中向好”的特点,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度、更高质量地支持。
一、紧扣“稳总量”,存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
2023年上半年,我们按照人民银行总行统一部署,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可用资金35.6亿元,最大可增加其信贷投放能力超600亿元;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行专项金融债和二级资本债85亿元,发行规模排名中部六省第一;支持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190.9亿元,同比多发213.1亿元,进一步增强了金融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力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省金融总量增势良好。
(一)存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连续1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处于阶段性较高水平。上半年新增存款6278.9亿元,同比多增419.2亿元,新增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二)贷款增速高于全国。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7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为14个月来最高,增速比上年同期和一季度末分别提高0.4个、0.2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排名环比提升2个位次。上半年,全省新增贷款5064.3亿元,同比多增745.9亿元,新增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三)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跃居中部第三位。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7156.7亿元,同比多增769.7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跃居中部六省第三位。其中,间接融资新增4875.0亿元,同比多增910.6亿元;直接融资新增823.9亿元,同比多增167.4亿元,实体经济融资得到强有力支持。
二、紧扣“优结构”,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有效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扩内需、乡村振兴、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一)制造业贷款占比明显提高。引导银行机构优化内部信贷管理机制,加大中长期信贷产品研发和投入。6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8%,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已连续19个月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9%。上半年,全省制造业贷款新增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达14.6%,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二)普惠小微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全面推进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引导银行机构强化科技赋能、加大普惠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投放。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2%,连续4年多保持20%以上增速;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2%。
(三)扩内需领域贷款增速有所回升。一方面,大力支持稳投资。6月末,全省基础设施类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在保交楼专项借款、保交楼贷款支持工具等政策资金支持下,全省房地产开发贷款连续10个月保持正增长,6月末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促消费,引导银行机构围绕汽车、家电家居、消费电子产品、餐饮住宿等场景消费,创新特色消费信贷产品,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6月末,全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文化体育娱乐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2%。
(四)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持续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开展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综合评价试点,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开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6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3.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新增比重为39.3%,较上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
(五)涉农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持续推进金融支持“一县一特”特色产业发展工作,组织银行机构下沉农业产业园区、乡镇、村组走访,积极推动拓宽涉农贷款抵质押物范围,为乡村发展注入金融活水。6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08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高于全部贷款增速3.7个百分点;农户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7%。
三、紧扣“惠实体”,多措并举滴灌市场主体
(一)用好用足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强化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乡村振兴领域市场主体的“精准滴灌”作用,2023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512.4亿元,同比多放45.6亿元,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5万余户。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对普惠领域贷款投放的激励作用,对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量的2%给予央行激励资金,截至6月末,累计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10.3亿元,撬动普惠小微贷款净增583亿元。落实好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有关政策要求,加大绿色低碳等领域信贷投放。截至目前,全省金融机构获得两项减碳工具资金228.4亿元,支持企业193家。
(二)牵头出台金融支持打好“发展六仗”八条措施。联合相关部门,从加大对扩内需稳增长金融支持、创新科技和先进制造业金融服务、增加民营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信贷投放、推动市场主体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做好金融风险监测防范和处置工作、健全考核评估督导机制等八个方面,明确金融支持打好“发展六仗”的任务目标和工作举措。同时,通过定期召开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出台工作指导意见、加强全省信贷投放监测调度等措施,强化窗口指导。
(三)深入开展“行长走市县·金融稳增长”专项行动。在连续多年开展金融“暖春行动”基础上,今年在全省开展“行长走市县·金融稳增长”行动,充分发挥省市两级人民银行行长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多层级开展政银企走访和座谈交流,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和推广应用,帮助市场主体解决融资问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截至6月末,全省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7个百分点。
(四)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引导银行机构深挖潜力,加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幅度,推动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上半年,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30个基点,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45个基点,新放个人消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72个基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124个基点。全省金融机构为各类市场主体让利104亿元。
四、紧扣“提效能”,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试点
上半年,我们聚焦湖南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中非经贸博览会金融创新等重点工作,推动各项外汇便利化政策落实落细。
(一)积极推动外汇改革试点。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扩容增效。上半年,全省共推动112家优质企业加入试点,较去年底增加93%;目前全部便利化试点企业家数达235家,便利化试点业务占贸易外汇收支比重达18.5%。深化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及政策宣讲,试点开展以来,全省已落地18家企业,平均融资利率仅为3.2%。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增量扩面,累计集中境外放款额度68.9亿美元,外债额度458.5亿美元,参与企业家数和金额在全国排名靠前。
(二)畅通外汇政策便利化传导机制。强化银行便利化工作评估督导,开展银行便利化政策传导执行专项评估,定性+定量方式相结合对银行进行打分及全面画像,“一行一策”督导提升外汇政策传导与服务水平,确保各项便利化政策不打折、不走样,打通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确保更多符合条件的涉外企业能享受到政策红利。重点督导外汇指定银行用好用活用足已有便利化政策,圆满达成便利化政策宣传普及率100%、政策服务满意率100%、符合条件的企业便利化率100%的“三个一百”目标承诺。外债登记线上办理、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等改革落地见效,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银行的数字化业务占比达88.3%。
(三)强化政策宣传,推动银企合作。建立“全覆盖、多层次、系统化、深渗透”的外汇政策宣传培训一体化机制。上半年,联合海关、税务、商务等部门,对全省头部企业、小微企业、自贸试验区企业等开展6场专题培训,涉及外汇便利化政策、汇率风险中性、跨境人民币政策等多个主题,获益企业近千家。持续拓展“外汇政策直通车”小程序功能,服务场景增加外汇网点的电子地图功能,覆盖全省1680家银行网点,小程序注册用户数突破3.6万,专家首答次数突破2千次,分别较年初增加35%、48%。
在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的支撑下,湖南省涉外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跨境收支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跨境收支总额370.9亿美元,同比增长3.8%;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格局,顺差5.7亿美元,同比增长33.5%。其中货物贸易收支总额294.6亿美元,同比增长0.8%,货物贸易顺差20.5亿美元,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主导作用。
下阶段,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将聚焦支撑湖南省打好“发展六仗”,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贡献金融力量。
覃兆勇:谢谢楼行长的介绍。下面欢迎记者朋友们提问。
潇湘晨报记者: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其中明确“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请问下阶段,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在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会采取哪些措施?
魏祖元:一直以来,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把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持续引导和改善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取得阶段性成效。6月末,全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增速比上年同期和上月末分别提高4.2个、1.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环比提高。民营企业贷款新增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8.1个百分点。
下阶段,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将抓紧制定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具体措施,推动民营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提质”,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加强与发改、工信、商务、农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联动,通过开展现场走访摸排,召开专场银企对接活动,筛选建立有融资需求的民营企业名单并向银行机构推送,搭建银企沟通桥梁,促进民营企业融资。
二是增强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银行机构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尽职免责等方面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加大倾斜力度,推广随借随还等信贷产品,积极拓展首贷、信用贷,不断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度。
三是推动完善民营企业融资配套政策。推动落实好已出台的财政金融协同联动“十八条措施”,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贴息等融资配套政策,形成工作合力,为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拓宽民企直接融资渠道。做好债务融资工具主承机构年度评价,加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宣传推广,支持民营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
湖南电台记者:2023年以来长沙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如何,下一步试点工作有哪些安排?
魏欣:今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和人民银行总行的安排部署,长沙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取得了新的成效。截至6月末,长沙数字人民币商户落地近46万家,流通交易7329万余笔,金额118亿元,较去年底分别增长51%、38%、42%。根据最新数据显示,长沙地区消费业务笔数、消费业务金额和线上消费笔数等指标在全国第二批6个试点地区中名列前茅。
为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稳增长二十条”,充分刺激消费提振经济,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联合长沙市政府,举办2023年“新支付 兴长沙”数字人民币消费节活动,发放4000万元数字人民币消费券。目前,“食在长沙 湘当韵味”等主题活动相继成功举办,长沙市天心区、望城区、长沙县联合有关试点银行启动了消费满减活动,吸引了各大新消费品牌和社会公众踊跃参与。期间,在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和长沙市政府举办了数字人民币新媒体宣传作品线下展,向公众宣传数字人民币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今年以来,长沙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进一步深入政务服务、公共交通、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长沙数字人民币代发工资试点扩大至99家财政预算单位,累计代发金额达5亿元。组织试点银行围绕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落地空港App、停车场、机场巴士等系列场景,着力提升地铁、公交、航空、停车等场景数字人民币覆盖广度和使用频度。创新落地数字人民币生产经营贷款,为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总计300万元信用贷款。评选浏阳市大瑶镇、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铜官窑古镇等16个试点片区为长沙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特色示范区,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和试点银行的参与积极性,扩大了试点工作影响。
下一步,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将根据省委省政府和人民银行总行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一是推进钱包普及和试点扩围,着力解决“有没有”问题。强化政府引领,进一步扩大预算单位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试点,力争在财政、人社、教育、交通、零售、商务、税务等领域取得新成效。二是强化场景管理和宣传引导,着力解决“能不能”问题。复制推广成熟场景,加快网红消费等长沙特色场景数字人民币试点布局。组织做好数字人民币消费活动,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影响。三是坚持人民立场和示范引领,着力解决“好不好”问题。做实做透以农贸市场、交通出行、税费及公共服务缴费为代表的民生领域试点。加快硬钱包普及和数字人民币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持续开展数字人民币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数字人民币各项应用高质量落地、高水平发展。
人民网记者:我们看到4月中旬以来,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些波动,请问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在帮助企业应对汇率波动风险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侯崴: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我们通过“统协调、广宣传、优服务”等举措,有效化解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冲击。
一是落实落细政府风险补偿资金支持性政策措施。截至6月底,政府风险补偿资金政策共落地610笔,金额1.22亿美元,共减免保证金3129.47万元,优惠点差658.68万元。
二是推动长沙市出台自贸区企业“统保奖补”政策,建立“公共保证金池”、对外汇衍生品交易进行“首办奖励、成本补贴”;指导辖内外汇局探索银担合作模式,如邵阳市、湘潭市中心支局联合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汇率避险的支持政策,对相关企业给予首办奖励、对不同期限的远期结售汇和买入期权交易按照履约金额分档给予一定比例的成本补贴。
三是开展“百行千企”汇率避险专项行动,督促银行开展一对一上门对接1686家清单企业,鼓励银行减费让利。
四是推动外经贸企业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减少汇兑环节,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一对一”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筛选交易对手在东盟等人民币接受度较高地区的企业开展重点辅导。1-6月,走访270多家涉外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深入岳阳、衡阳等本外币跨境收支规模较大的市州开展重点督导,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比。上半年,人民币结算占同口径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为28.2%,较上年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结算占比创历史新高。
五是加强宣传,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对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自贸试验区企业等开展专场汇率风险中性宣传;组织银行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汇率避险产品推荐会等10余场活动。对接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开展跨境人民币政策宣传与业务培训,激发市场主体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内生动力。
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金融机构和企业汇率避险举措日趋完善,今年上半年,我省新增外汇套保“首办户”企业149家,湖南省外汇套保比率达到17.08%。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681.3亿元,同比增长102.4%,增速保持中部六省第一。
红网记者:去年以来,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人民银行总行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多项金融支持政策措施,请问这些政策措施在我省取得的效果如何?
魏祖元:房地产金融一直是社会舆论的热点、宏观政策的重点、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人民银行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内容和职责。去年以来,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人民银行总行会同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房地产金融16条、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新发放首套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等多项政策文件,从供需两端发力,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多措并举,认真抓好政策落实。
一是全省房地产贷款增长持续恢复。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111.2亿元,同比多增79.3亿元,主要是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同比增加较多;个人住房贷款剔除提前还款因素后,净增225.6亿元。
二是保交楼配套融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截至6月末,全省24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已使用140亿元,使用率58.3%。全省银行机构保交楼配套融资支持项目302个,占全省529个保交楼项目的57.1%;提供开发贷展期、新增开发贷、新增按揭贷等保交楼配套融资88.1亿元。
三是住房贷款利率下降幅度较大。按照因城施策政策要求,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进行调整。6月,全省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7%,同比下降81个基点。
另外,针对近期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我们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妥善做好客户金融服务。
下一步,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将继续密切关注房地产金融形势变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实,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覃兆勇: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出席。请大家在发稿后及时将相关情况告知我们办公室工作人员。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